
油漆是一种能牢固覆盖在物体表面,起保护、装饰、标志的化学混合物涂料,内含有机溶剂。
在喷漆过程中,其中部分成膜物质附着到喷漆物表面,但大部分成膜物质逸散到空中和地上,形成以成膜物质为主的漆雾颗粒物。在此过程中,有机溶剂不会随成膜物质附着在喷漆物表面,在喷漆和固化过程中将全部释放,形成喷漆废气,即挥发性有机物(VOCs)。
通过漆雾和喷漆废气的成因,我们可以看出两种物质的主要成分是不相同的,当然,治理方式也是截然不同。
气流通过叶片时产生旋转运动,清洗液喷射在旋转叶片上,并溅向周围叶片而形成薄液层,被旋转向上的气流剧烈搅动而成为细小液滴,由于气流在通过塔板叶片时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将液滴甩向塔壁,液滴因重力作用集流至溢流口,通过溢流装置流到下一块旋转板的盲板区。连续对漆雾进行多级收集处理,能圆满完成清理过程。
喷漆废气具有低浓度、大风量的特点,其成分复杂,主要有苯、甲苯及二甲苯等苯系物及其他非甲烷总烃等,一般采用光催化或者燃烧处理方式。
采用光氧催化,通常先通过喷淋塔,喷淋塔可以降温,除尘,减少漆雾,从而减少了漆雾对紫外灯管的附着,增加了光氧设备的效率和使用寿命。也可根据需求考虑在光催化处理后是否安装活性炭吸附,在经过光催化后VOCs含量就很低了,再通过活性炭吸附降低了活性炭的消耗从而降低成本。
在考虑燃烧法时,由于浓度低、风量大的特点,直接采用燃烧法非常耗能,所以一般先采用吸附法,将低浓度大风量气体浓缩成高浓度小风量气体。
沸石吸附浓缩法
含有低浓度VOCs的废气通过蜂窝状沸石时,VOCs成分被吸附在沸石中,净化后的气体排放到大气中。此时,已吸附VOCs的蜂窝沸石转轮连续旋转,通过少量的热空气对沸石模块进行解吸再生,在此过程中,能够将低浓度的废气浓缩成高浓缩废气。
碳纤维吸附浓缩系统
由于固体表面上存在着未平衡和未饱和的分子引力或化学键力,因此当此固体表面与气体接触时,就能吸引气体分子,使其浓聚并保持在固体表面,此现象称为吸附。利用固体表面的吸附能力,使废气与大表面的多孔性固体物质相接触,废气中的污染物被吸附在固体表面上,使其与气体混合物分离,达到净化目的。
内部孔隙均一,常用于处理单一成份的废气治理
具有快吸快脱的特点
吸附VOCs以后的着火点较高
同样工况下,碳纤维的填充量小于活性炭的填充量,设备占地面积更小
使用初期会轻微脱毛,不会脱粉
活性炭吸附浓缩系统
与碳纤维的吸附原理相同。由于固体表面上存在着未平衡和未饱和的分子引力或化学键力,因此当此固体表面与气体接触时,就能吸引气体分子,使其浓聚并保持在固体表面,此现象称为吸附。利用固体表面的吸附能力,使废气与大表面的多孔性固体物质相接触,废气中的污染物被吸附在固体表面上,使其与气体混合物分离,达到净化目的。
内部孔隙不一,常用于成份复杂、多组份的VOCs废气吸附
从吸附到脱附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
吸附VOCs以后的着火点较低
会有脱粉现象发生
活性炭也有独特之处,例如120#溶剂油、汽油的吸附回收
|
沸石 | 碳纤维 |
种类 |
X型 Y型 A型 发光沸石型 |
原料 纤维素纤维 苯酚纤维、树脂 沥青 椰壳 其他 |
构成元素 | Si,O | C |
比表面积(m2/g) | 400-1000 | 1000-2000 |
细孔直径(Å) | 5-8 | 10-100 |
耐热温度(℃) | 800-1000 | 200-250 |
疏水性 | 优 | 差 |
可燃性 | 不燃 | 可燃 |
耐化学腐蚀性 | 耐碱性弱 | 强 |
|
碳纤维 |
活性炭 |
孔隙直径(Å) |
10-102 |
10-105 |
外表面积 | 200倍 | 1.0 |
平衡吸附量 | 1.5倍+ | 1.0 |
比表面积(m2/g) | 950-1550 | 900-950 |
体积密度(g/m22) | 0.045 | 0.4-0.5 |
解吸附温度(℃)水蒸气 | 100-105 | 110以上 |
解吸附时间(min) | 3-8 | 30以上 |
溶剂:1.1.1-三氯乙烷 浓度:3000ppm 风速:35m3/min | ||
|
碳纤维装置 | 活性炭装置 |
吸附剂量 | 100kg | 1320kg |
风机 | 250mmAq × 5.5Kw |
750mmAq × 1.1Kw 500mmAq × 5.5Kw (干燥用) |
清除率 | 99% | 80% |